2010年10月21日

一首關於拔辣的小詩

昨天下午珮姝替我送來三顆鮮綠的大芭樂,說是脆硬的紅心芭樂品種,要讓我嚐嚐。


於是,趁著娘家爸媽來家裡午餐時,我對半切了一顆和他們分享。挖去中間粉黃色的籽籽,厚厚一圈粉紅色果肉和表皮的翠綠中間,還夾著薄薄一層淺白。我將芭樂等分切成八片,放在一個白色淺盤上,不規則的圓弧芭樂,上桌後還輕輕的左右搖晃。


小孟瞧了瞧我放在茶几上的芭樂,問到:『媽媽,那是什麼?』。


『芭樂呀!粉紅色的唷。』我說。『要不要吃吃看。』。


『好挖。』小孟開心的說。


『你看看它有沒有長得像西瓜?』娘家爸爸問小孟。


『恩。』小孟從盤子裡拿了一片,俐落的爬上沙發一角坐好。接著咬下一口說到:


長得像西瓜


但它不是西瓜


就是那個拔  辣


語畢,吞了口口水,哈哈的大笑了兩聲。


聽完小孟的話,娘家爸媽又驚又喜,一邊吃著紅心芭樂,一邊你一言我一語的模仿著小孟的小詩。想要還原出小孟說的究竟是『就是那個拔辣』,還是『原來是個拔辣』。


正在餐廳煮咖啡的我,聽了小孟的短詩,也想起松尾芭蕉這位日本詩人的俳句『不要打它呀!蒼蠅正在搓搓他的手,搓搓他的腳呢。』。


我很高興小孟能夠輕易的從生活進入詩的世界。


因為生活原本就該是詩的源頭,而獨具慧眼的詩人,只是比我們更能夠留意到這些細微的美好。


確實,這看似平常的翠綠芭樂,切開之後,因為粉紅色的果肉而貌似西瓜。但,它又不是西瓜,就只是個芭樂!


生活就是詩;詩就是生活。帶著孩子用心體會生活裡的顏色、形狀、聲音、氣味甚是食物的口感、觸感,將會驚喜的發現,不需要死記平仄押韻,也不用刻意堆疊意象,每個孩子都能夠自然的把生活轉化成一首首獨特的詩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