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家的歸屬感

上個星期的某一天,晚餐過後,我和龍霸正手腳忙亂的收拾著剩菜、碗盤,小孟已經開心的跳下餐桌,衝到冰櫃前,使勁拉開冰櫃抽屜,拿出明治冰淇淋,打算開始享用她從飯前就喊著要吃的甜點。


『你還真自動呀!』龍霸看著她說。


『自動很好呀!』看著小孟一臉興奮的我說,『自己去開冰箱拿東西吃,表示她在這個家裡很自在,覺得這是她的家。』


『什麼覺得這是她的家?這本來就是她家呀!』龍霸說。


『可是我以前在家就不會像小孟這麼自動去開冰箱門,拿東西吃。』我說。


『哪有那麼誇張!那不然你都吃什麼?』龍霸問我。


『也不是說真的都不會去拿,只是...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我就是會覺得,不知道可不可以這麼做,即使我很想吃。』接著,我開始對龍霸描述起自己小學一二年級時的一個畫面:『已經不記得當時自已想吃的是什麼東西,大概是包餅乾吧!只記得我放學回家,在昏黃的燈光下,開開關關冰箱門好幾次,卻始終不敢把冰箱裡的東西拿出來吃。後來等到姐姐下課回家,我還特別問了她,我可以吃嗎?之後的畫面不太記得,但我想,最後應該有吃吧!』


『你真的很誇張耶!』


『對呀!我也覺得很誇張。可是如果是回外婆家,我就完全不會有這些有的沒有的想法,每次回去把東西放下之後,就會先去檢查冰箱有沒有可以吃的東西,夏天還會把冰箱門打開來吹冷氣。真好笑!大概我覺得那裡才是我家吧!所以,我可以隨便開冰箱拿任何我想吃的東西來吃。』我說,『而且,我回奶奶家也不會隨便開冰箱,除非得到大人的允許。』


『可是有很多人去別人家,都會自己打開冰箱門來看。』龍霸說。


『是啦!好像是有人會這樣,但是我沒辦法。我覺得冰箱也是有所有權的,除非主人請我幫忙拿東西,不然我大概完全不會想碰冰箱門!』我說。


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小時候真的有點誇張。這不敢拿東西出來吃的故事要是說給我媽聽,她不知道會怎樣想。當然,等我再大一點,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大概是回家裡住的時間已經夠久了,漸漸對我家的冰箱失去敬畏之心。每天早上出門上學前,都會去冰箱裡挑一兩顆最大最漂亮的水果,記憶裡頭印象最深的就是蓮霧,因為我超級愛吃蓮霧,所以媽媽都會買一大包,放在冰箱,然後我每天上學就可以帶幾顆去吃,從一整包買回來,我就開始挑,每天一定要從袋子裡挑出我覺得最好的蓮霧,但其實,從來沒人跟我搶過,從媽媽買回來,到我把袋子裡最後三顆帶去學校,中間沒有任何一顆會被家裡其他人吃掉,全部都是我吃完的。所以,可以說,根本就是挑好玩的,因為不管美醜最後全都會進到我的肚子裡。


但我還是覺得,在每個孩子心中都會有對於自己的父母、家庭,是否親密疏離的體認。記得有一次聽Vic聊起,他說,他的母親曾經對他抱怨,他們幾個孩子總是會跟爸媽頂嘴、吵架,而他們的堂哥、堂姐就不會這樣對伯父說話。然而,他卻認為,會和爸媽吵架,其實代表的不是不尊重,而是因為有話可以直接說,雖然表面看起來關係不和諧,但其實底層卻比對父母恭敬,而完全不會告訴爸媽自身狀況的孩子,和父母親近很多。



這樣的說法我很認同。結婚之後和龍霸的家人相處,才發現原來每個家庭的差異真的不小。我自己的原生家庭非常重視禮數:每天早上起床不管心情如何,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和爸媽道早安;吃飯時長輩得先上桌,小孩才能坐下,每道菜上桌後也要讓最年長的人先嚐一口,大家才會接著動筷子;吃飽飯後要請還在用餐的其他人慢慢享用,才可以離開餐桌;晚上睡前也要和每個家人一一道晚安才能上床;若是自己從外面回家,一進門第一件事就要先和父母打招呼,即使是父母從外面回家,也一定得放下手邊的事情,先到客廳迎接他們,道好問安。儘管這些在我婚前一直反覆不斷的習慣,都是些好習慣,卻也有讓我不自在的時候,例如,正在和爸媽鬧情緒的時候,卻還要硬著頭皮和他們打招呼,根本就是一種皮笑肉不笑的煎熬;明明正在和爸爸冷戰,整整一個月都沒有其他對話,卻還要每天按表抄課的請安問好,表面上看起來很和諧,其實底下暗淘洶湧。

婚後才發現,龍霸跟他的父母完全沒這套八股的規矩。回家大家很隨興的打招呼,有時候甚至也不打招呼;吃飯時爸媽總是把好吃的讓我們先吃,隔夜飯有時還不許我們碰;早上起床睡到中午,婆婆還會先幫我們準備早點,一整個就讓我覺得能當這家人的孩子真好!父母子女間說起話來也非常平等:爸爸媽媽對於不懂的電腦資訊,都是抱著一種詢問意見的態度和龍霸討論;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全可以被拿出來公開討論,不會有什麼『你是小孩,管那麼多幹嘛!』的態度或聲音出現。

起先雖然有些不習慣,但日子久了之後,有時甚至覺得在婆婆家更加自在,說話不用顧忌太多,心情也比較輕鬆。所以,對於小孟的禮數教養,我也自然追隨龍霸家裡那條寬鬆自在的路線。一來是認為親子之間的關係,親密比輩分更為重要,太多的規矩,反而會讓親子有過大的距離,喜怒哀樂無法自然流露;二來則認為,若是想要在孩子青少年的叛逆階段,仍然能夠讓孩子放心跟爸媽吐露所有內心的彆扭情緒,就必須從小讓孩子體會到父母親全然的接受與支持,不會感覺到自己可能因為做了什麼樣的事情,就失去父母的愛。

這樣的態度,並不是說不用管孩子說道理,而是放下「父母為尊」的高傲身段,讓自己能夠蹲在孩子身邊,用他的高度看世界。家,雖然是孩子在世上第一個學習的空間環境,但更是她未來人生穩固的堡壘基礎,緊密親近的家,永遠會比嚴厲說教的家,讓孩子更愛停留其中。如果可以,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讓我的孩子體會到愛,而不是規矩;因為愛能夠讓孩子願意學習規矩甚至,一切事物,規矩卻無法帶給孩子愛的感受。

願每個上天派來的孩子天使,都能夠在他們的家裡,儲存好一輩子用之不盡的愛,然後帶著這份愛,去到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