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

行旅途中的教堂


難得到高雄旅行,特地繞去了五福三路上的玫瑰聖母堂。因為剛好避開了望彌撒的時段,我們先在庭園裡繞了一轉,帶小孟看看園裡聖母懷抱小耶穌的聖像後,就打算轉身進入聖堂。

眼尖的龍霸,卻滿臉失落的告訴我:『不能帶小孟進去。』

『為什麼?』我問。

『你自己看。』他指著門上的一塊告示牌要我讀。

『怎麼了嗎?』我問。

『不行帶小朋友進去啦!』龍霸說。

『哪裡有寫不行帶小朋友進去?』我心想去過了那麼多間教堂,還沒有哪裡是不能帶小孩的,怎麼會不行呢?所以又再重新
看了一遍告示牌。

『教堂是莊嚴的地方,不能講話啦!』龍霸說。

『不能講話?哪有?他是寫說不能大聲喧譁。』我說。

『那就是不能說話呀,而且也不能在裡面跑步!』

『那就不要跑步呀!』我覺得龍霸有點誇張了。

『你有辦法叫她乖乖的不亂跑,不大聲說話嗎?』龍霸終於說出了內心的擔憂。

『喔!』我停頓了兩三秒,但實在想不出有任何理由可以讓我因為擔心孩子吵鬧,而取消旅行中的景點。而且,我也相信儘管小孟不到三歲,卻是很能溝通的。 於是,我蹲下身子,看著小孟,認真的問她說:『寶貝,你想要進去教堂看看聖母瑪利亞和她的寶寶耶穌嗎?就是你剛剛看到的那個。』

『後面那個嗎?』小孟轉身指著園裡的聖母像問。

『是呀!』我說。

小孟點點頭。

『但是,進去的話,要講話小小聲,而且要跟媽媽牽好,不能亂跑,可以嗎?』我壓低了音量,示範小聲說話的樣子給小孟看。

『媽媽!』小孟刻意提高了聲調,然後大笑著問我:『為什麼?』

我靈機一動,突然想起小孟玩拌家家酒的情境,有時候會要身邊的大人,小聲講話,因為她的女兒正在睡覺,不能把她吵醒。於是我說:『因為你看,那個耶穌寶寶還很小,他可能在睡覺,如果我們講話很大聲的話,會吵到他呀!』

『所以我們要像溝ㄍㄧˇ呀在睡覺的時候一樣,小小聲說話。可以嗎?』我問。

『可以。噓~~』小孟學著我壓低了音量,點頭答應。


『那我們進去吧!記得唷, 你要大聲講話沒有問題,但是等出來之後再大聲說話,進去裡面我們就小小聲講。ok?』我再次提醒小孟。

『ok!』小孟開心的跟我牽起手。

進了教堂後,小孟先是被奉獻箱上的電蠟燭吸引,興奮的對我說:『媽媽,這裡有祝你生日快樂的蠟燭耶!』

『對耶!是蠟燭,可是沒有蛋糕,寶貝,記得小小聲唷!』我輕聲的提醒因為興奮而提高音量的小孟。

『怎麼有這麼多椅子呀?』看著成排的座椅,小孟好奇的問。

『嗯,這是給來教堂禱告的人坐的。就是像這樣。』我牽起小孟的手,走到祭壇最前排的位子坐下,雙手合十閉眼禱告。
『媽媽,你在幹嘛呀?』小孟問我。

『禱告呀!』我說。
『爸爸,那你禱告怎麼不閉眼睛?你在偷看呀?』小孟發現坐在我們後排的龍霸,睜著眼睛看她。


『因為我沒有在禱告,我在看你呀!』龍霸回答。


繞了一圈之後,我們靜靜的離開玫瑰聖母堂主殿,後來,小孟又要求折回去看耶穌和聖母馬利亞的聖像。兩次進出的時間都不算短,但小孟也只有一開始因為看到電蠟燭太過興奮而高聲說話,之後的講話都是輕聲細語。甚至可以像大人一樣,安安靜靜但非常仔細的觀察教堂內部的聖像裝飾,還有彩繪玻璃花窗。完全沒有發生任何龍霸擔心的狀況。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思考著,究竟是父母的信任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熟表現;還是,因為孩子的耍脾氣、哭鬧所以造成了父母的不信任?我想,答案應該是前者。


每一次當我願意相信小孟能夠做好一切,可以跟著我們看展覽、表演,在餐桌上自己用餐,甚至是安安靜靜的和我們一起參觀教堂,她的表現都會跟我所相信的一樣,成熟、合宜。我想,也大概是因為我的出發點是信任,所以我能夠在事前用一個平心靜氣的心情,轉化自己的溝通方式,用小孟能夠聽得懂得言語、例子和她溝通,並且告知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強硬的規定她要怎麼做;或是威脅她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會有怎樣的懲罰;更不會在沒有事先告知她的狀況下,就處罰、警告她的大聲講話,所以她也能用成熟的表現回應我。


教堂確實是一個莊嚴且需要保持寧靜的地方,但我相信即便如此,也絕對不會因此而不歡迎孩子,畢竟教徒中也有許多孩子,甚至許多虔誠的天主教徒,是在孩子一生下來之後,就帶進教堂受洗的。只是,要讓這麼小的孩子懂得明白「莊嚴」的意思和行為確實有些困難,畢竟我們家不是一個天主教家庭,但要讓孩子保持一段時間的安靜,配合大人一起參觀教堂,卻絕不是沒有辦法的!而剛好小孟又曾經在生活中有自發性的安靜行為,只要稍稍把情境轉換一下,讓她能夠有所連結,孩子就能夠輕鬆容易的理解大人所想要表達的,並且做的很好。這樣一來,父母親不但不需要因為孩子而犧牲自己想要參觀的景點,也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接觸不同的情境、事物。


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成熟的個體,而不是只會耍賴、哭鬧的魔鬼,永遠會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更加從容自在,沒有人需要犧牲自己去配合別人,而是彼此雙方都能享受一起相處的美好時光。父母親不用一定要高高在上的命令要求孩子,甚至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作為父母親好像該有的權威時,孩子自然能夠成為一個成熟獨立的「人」,用出乎我們可以想像的模樣,在我們面前展現她最美好的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