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帶著小孟到IKEA逛街,回家已經晚上七點半,在車上熟睡的她,一進家門就醒了過來,我卻才準備要開始打點晚餐。當過母親的人都知道,剛睡醒或是正想睡的小孩脾氣通常不會太好,我家的小孟也是一樣。
抱在手上哄了好久,卻還是忍不住肚子的飢餓,決定開始料理晚餐。小孟卻縮起雙腳,整個人像猿猴一樣掛在我的手上,不肯落地自己玩耍。折騰了半天,我還是決定先安撫她的情緒,再來處理晚餐。
每次到了這種時候,我就會想起外婆,一個寬大慈悲又善解人意的女人。想起她總是能夠在兒孫打破玻璃杯,又把水灑的滿地都是時,還能夠心平氣和先安撫孫兒受到驚嚇的心靈,再不疾不徐的整理滿地碎片。又或者是逢年過節時,我們吃著滿桌的零食糖果,既不洗手也不擦手,就整間屋子瘋跑玩跳,即使是會摸髒桌椅餐櫃,或是搞得整間房子甜膩膩,也不曾聽她罵過任何一個人。
以前的我,總會替外婆覺得不平,認為這些小孩,真是十足的不懂事。(雖然我小時候可能也是其中一個討人厭的小鬼,但我這樣想的時候,已經當了阿姨,也忘記自己曾經幼小。)一直到自己當了媽媽以後,才開始了解,雖然想罵人,卻又捨不得,既怕傷了孩子小小的心靈,又想到罵人也於事無補,所以原本一肚子的火,轉瞬間又轉化成趕緊拿抹布、掃把整理的俐落動作。
小孟還小的時候,睡覺的時間多,醒著的時間少,即使醒著,也不太需要大人擔心,因為她對於生活上的一切還沒有太多的意見,即使有慾望想要拿取什麼桌上的東西,也會因為身高的限制而不至於發生太多的危險。現在的情況則大有不同,兩歲五個月,身高九十多公分,能夠拿到家裡桌上的所有東西,即使搆不著,也會爬上椅子,完成自己的想望,達成自己的目標。所以雖然她不再需要時時刻刻餵奶、換尿布,但需要付出的心力卻是加倍。
有時候手裡正忙著鍋子裡、爐子上熱噗噗的餐點,小孟卻在客廳裡大喊:『媽媽,抹布!我吃到身上了。』;又或著是,我正在後陽台晾著剛洗好的衣服,小孟就隔著玻璃門大叫:『媽媽,我快要ㄜ出來了!』。雖然心裡每次都會忍不住吶喊:『真會挑時間!』,但還是得趕緊把手邊的工作告一個段落,甚至是立刻丟下,然後趕去處理小孟的要緊事。
就像昨晚,當我終於用一顆翠綠的棗子,安撫好小孟的情緒,讓她乖乖坐在餐桌前吃棗子,好讓我料理晚餐時,她卻突然跑近我身邊,猛力咳嗽。依稀聽見她在跑過來廚房之前,有瓷杯放置餐桌桌面的聲音,我心想大概是她喝水喝太快被水嗆到了。於是邊用言語安撫她說:『拍拍,拍拍!』然後繼續手裡炒菜的動作,卻聽見她越咳越大力,趕緊蹲下察看,沒想到她再用力一咳,卻咳出混合著棗子、口水的綠白色黏稠物,而且吐個不停。只好立刻用手接著,起身關火,又抓起身旁的抹布急忙幫她把身上的黏稠嘔吐物給擦淨,再讓她站在一旁別動,然後衝進後陽台拿擦地抹布把地上的嘔吐物也清理乾淨。邊擦還邊察看小孟的狀況,問她還有沒有想吐?吐完有沒有好一點?是不是喝水喝太快嗆著了?然後再安撫她的情緒,希望她沒有被自己突如其來的嘔吐嚇到才好。
還好,她只是因為喝水嗆到,又咳的太大力,才會把剛吃進去的棗子又全給吐了出來,整理乾淨她衣服上、嘴角邊的嘔吐物後,見她對於剛起鍋裝盤的熱菜又一臉興奮,我才安心許多。
經過生活裡頭一次次的突發狀況、緊急事件,我才慢慢發覺,外婆渾身散發的慈悲、沈穩還有寬大胸襟,也許就是被她的五個孩子、孩子們生的孫子、孫子們生的曾孫給慢慢訓練出來的。年輕時候的執著、堅持不是沒有,只是在當了母親之後,會慢慢從生活裡看清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而通常,這個答案會是孩子。因為孩子還在成長,他們的一切生長養分都來自母親的細心呵護、持續陪伴;而母親自己的一切需求,包括家裡所有物品的整齊、自身對於事物的潔癖,還有大小姐愛生氣的壞脾氣,都是可以被放下、調整,甚至最後變成無關緊要的小事。
所以,從某個角度看來,我覺得作為一個母親,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修煉,性格脾氣的修養,也是一種成熟的蛻變,讓一個凡事吹毛求疵的女孩,蛻變成熟成一個懂得為人著想,充滿愛的能量,並且有著快速解決問題能力,同時還能夠瞬間放下過去的不開心,只專心一意在眼前目標上的女人。
為此,我衷心誠懇的感謝小孟!
小馬麻小孟帶著溝ㄍㄧˇ呀窩在椅子上睡午覺,蓋上被子,撩起上衣,親餵母奶!嘴裡還哼著『睡吧~~睡吧~~』的安眠曲。
母親,真偉大~
回覆刪除把屎把尿、餵奶餵飯,依然寬容對待兒女~
也沒有真的多偉大吧!
回覆刪除不過,寬容的個性一旦養成,另一半也會受惠良多倒是真的!
:)小愛的外婆在天堂看見這篇文章 也會微笑的 :)
回覆刪除JULIE
JULIE,
回覆刪除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