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

媽媽有聲書

『風到哪裡去了』是我幫小孟買的第一本故事書,當時她四個月大。

第一次決定要到書店替小孟挑本故事書時,我對於幼兒繪本還沒有太多概念,心裡的想法只是希望她能看看色彩繽紛的圖畫,觸摸紙張、書本的手感。沒想到當我們抱著她走進信義誠品兒童館時,眼前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幼兒教材、中英文繪本還有許許多多花花綠綠的卡片書卻把我給嚇傻了眼,彷彿自己是個初次進城的鄉巴佬,完全不知該從何挑起。

於是,我決定先將教材類的書籍排除在外,對我來說,孩子實在不需要在這麼幼小的年紀學什麼ABC或是ㄅㄆㄇ的字母拼音;認識動物的圖片雖然好像很常被拿來教孩子認識世界上的其他生物,但我還是覺得,動物園或山上可能更好(其實動物園也並不好,因為動物園裡的動物大都脫離了原生的環境,被迫住在狹小的空間中供人觀賞。 ),所以又剔除了一大櫃的童書;最後,我決定順著自己的感覺,替她挑兩本色彩豐富又有故事性的繪本。

『好想見到妳』和『風到哪裡去了』是最後和我們一起回家的兩本書。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挑這兩本書的下意識反映的完全是我思念外婆的心情寫照。

『好想見到妳』是五味太郎的可愛作品,故事中悠悠和奶奶兩人心有靈犀的想和對方見面,卻陰錯陽差的遇不上對方,黑髮悠悠和白髮奶奶急急忙忙穿梭在對開的畫幅間,雖然沒有暗藏人生啟示在故事當中,但光看圖片就足以了解故事內容的簡單風格卻讓我非常喜愛,讀來輕鬆逗趣沒有一絲壓力。

相較起來『風到哪裡去了』對四個月大的孩子來說實在太過深奧,雖然圖畫的內容多樣,全彩的用色也很活潑有變化,而且在某些頁面的表現上甚至保留了壓克力和粉彩等媒材的特殊肌理,但內容卻比較適合當時還沈浸在外婆過世傷痛中的我。作者利用小男孩面對一天結束的難過心情帶出整個故事,透過男孩和媽媽的對話討論大自然所有事物的循環:日昇日落、潮水漲退、春夏秋冬,來告訴我們離開的事物或許改變了形式,但卻以其他方式生生不息的存在。

還記得今年年初我抱著還無法自己坐挺的小孟讀『風到哪裡去了』,有時候我不讀文字只是靜靜陪著她用當時還不是很靈活的小手一頁頁翻著書冊,卻經常因為力氣大小還掌握不好而把書頁撕破,我就拿透明膠帶重新沿著裂縫黏貼修補,現在因為加了許多膠帶的厚度和平滑的觸感,翻起來就好像有層護備的膠糢般,舊舊破破卻非常有歲月的味道。

後來,隨著小孟漸漸能用肢體語言和我溝通,便經常要我唱兒歌給她聽,邊聽邊隨著我的歌聲節奏搖擺,有時用雙腳開心的打著拍子,有時用力的搖晃屁股或整個軀幹,又有些時候會給我的歌聲拍拍手來個掌聲。

因為知道她喜歡聽兒歌,所以我給她講故事時,也會隨著書頁上的圖案自己插進童謠,而『風到哪裡去了』書中豐富的具象圖案便成了她最喜愛的「音樂書」。起先,我只有在冬天的雪人圖案出現時唱『雪人怎麼不見了?雪人怎麼不見了?它沒有手也沒有腳,為什麼太陽出來它就不見了?』,結果每次要開始講故事時,小孟就會自己一直翻一直翻,翻到雪人那頁開始擺動身體,等我問她是要聽雪人嗎?她就開心的點頭,滿足的笑。有些時候小孟也會自己拿著『風到哪裡去了』跑到我面前開始用雙腳用力的踩踏地板,不到八十公分的小小身體便隨著左右搖擺,這樣我就知道她是要我唱雪人給她聽。於是我開始替書中的蝴蝶、太陽唱歌。

翻到書頁中的蝴蝶時,我替她唱『蝴蝶蝴蝶生的真美麗』;看到蜜蜂飛過草叢時我唱『嗡嗡嗡,嗡嗡嗡,蜜蜂勤做工。』;夜晚降臨時,我替滿天的星斗配上『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翻到太陽高昇照亮大地的畫面時,則唱『太陽出來了,對我微微笑,它笑我年紀小,又笑我志氣高,年紀小,志氣高,將來做個大英豪。』

小小的一本書冊故事內容雖然對她來說有些艱難,卻陪伴我度過一段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同時,也讓我找到另一種陪伴她閱讀的方式,現在我們一起看這本書時,我唱歌她跳舞,我的歌聲就彷彿設定在每個圖案背後,當小孟拿手一指,我就能夠替她唱出她想要的童歌,對我來說,陪她閱讀只是一種快樂的陪伴,沒有絕對的方式,只有滿滿的愛和幸福。

2 則留言:

  1. 竟然...你都記得兒歌歌詞?!好厲害耶~小愛,因為~我都不記得整首完整歌詞,只依稀記得幾句內容,不過講個笑話給你聽,蝴蝶那首在某段時間已變成"新鴛鴦蝴蝶夢"(黃安的歌)..^^因為蝴蝶啊~~~(希望你不覺得冷喔)

    回覆刪除
  2. 也沒有都記得啦~有些忘記了就會上網google一下......但你說的話配上今天的天氣,確實有點冷唷~~哈哈!

    回覆刪除